登录 退出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汉中古代最大的水利设施——山河堰
2022-04-16 16:06
来源: 市政府网站 访问量:
打印

自古“民以食为天”,而食,则赖以田,田赖以水。汉中,虽云土肥水足,沃野天府,但秦岭南麓盆地北沿一线,因地势较高,常受缺水之苦,粮食多有干旱之虑。于是,人们在褒河口筑堰,截河引水,以资灌溉,这就是著名的汉中古堰——山河堰。

山河堰,始建于何年,史无确载。相传为汉初萧何开创,曹参落成。宋代阎苍舒《重修山河堰记》载:“父老相传,此堰曹相国作。”宋杨绛《重修山河堰记》载:“境内灌溉之原,其大者无如汉相国曹公山河堰,导褒水,限以石,顺流而疏之,自北而西者,注于褒城之野;行于东南者,悉归南郑之区;其下支分派别,各遂地势,周溉田畴之渠,百姓飨其利,惟时二邑久矣。”考萧何、曹参,公元前206年随汉王刘邦入汉中,仅4个月时间,曹参与刘邦一道出定三秦,萧何不久也离开到了关中,时楚汉战争紧张,筑堰的可能性极小。汉朝建立后,萧何、曹参相继为丞相,此期间,史料中未有萧、曹二人再来汉中的记载。或是萧、曹二人任丞相期间,汉中人筑堰,归功于萧、曹。

据雍正《陕西通志》载:山河堰“巨石为主,锁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然截流引水构筑,难以抵御洪水冲袭。故历代地方官吏与驻军将领,如三国诸葛亮,五代后蜀武漳,北宋许逖、赵从俨,南宋吴玠、吴璘、杨政、吴拱,元代赛因普化,明代张良知,清代余正焕、严如熤等,多次组织民众和军士整修。

宋时,山河堰有六堰。《宋史•杨政传》:“(杨)政守汉中十八年,六堰久坏,失灌溉之利,政为修复。”《宋史•河渠志》载:“兴元府褒斜谷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岁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夫力修葺。后经靖康之乱,民力不足,夏月暴水,冲损堰身。”“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佑中,提举常平史昭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壤。乾道七年,遂委御前诸军统制吴拱经理,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四川宣抚王炎,表称(吴)拱宣力最多,诏书褒美焉。”宋晏袤《山河堰落成记》摩崖石刻载:“绍熙四年(1193)夏,大水,六堰尽决,”“五年,山河堰落成。”经元、明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山河堰有三堰,实存第二、三堰,灌田52822亩”。

第一堰:清嘉庆《汉中府志》载:“在褒城北三里,一名铁桩堰,相传以柏木为桩,在鸡头关下;筑堰截水,东西分渠,灌褒城田。后堰废,其故址亦无可考。”约在今褒惠渠大坝处。1940年修建褒惠渠大坝时,于坝基处发掘出木桩千余根,有柏木、青冈木两种,高丈余,砌以巨石,与山河堰原载构筑相符,经专家考证,为山河堰第一堰旧址。

第二堰:嘉庆《汉中府志》载:“乃山河堰之正身也,旧堤三百六十步,其下植柳筑坎,名柳边堰,山水冲激,旋筑旋隳。”1939年《陕西水利》载:“该堰位于原褒城县东门外,堰长320米,底部贯木桩,卵石砌垒。引水口位于褒河左岸河东店街后,输水干渠自引水口曲折东行,至十八里铺(今铺镇)向南注入汉江。”即原萧何庙(今河东店小学)西侧褒河中,遗址宛在。全长35公里,有支渠60多条,灌田1.5万亩。

第三堰:在第二堰南1069米处。左岸引水,渠长近10公里,1941年实灌15000亩。

第四堰:在三堰南1786米处,聚石作堰,左岸引水,渠长15公里,流经汉中市打钟寺、武家坝、西郑营一带,灌田3150亩。

五、六堰原址无考。

1942年,陕西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以原山河堰为基础,建修褒惠渠,山河诸堰纳入褒惠渠灌区。解放后,又多次维修,并于1970年褒河石门水库建成后,重建褒河引水灌溉渠系,即东、西干渠,使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重新焕发青春,为汉中人民造福。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石刻(拓片)

(原在石门南数10步的西侧崖际,南宋绍熙五年刻,详记当时修复山河堰情况及用工、料、钱、粮等,1970年移至汉中博物馆。)

版权所有: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主办单位: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咨询电话:0916-2628906   邮编:723000
服务传真:0916-2628909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5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