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
2024-01-09 11:22
来源: 南郑文旅、学习强国 访问量:
打印

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江湿地公园鸟瞰图)。白建国供图

一、名城概况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是一块由汉江和嘉陵江滋润的美丽而富饶的盆地。汉中古城筑于公元前451年,为史料记载全国最早筑城者之一,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汉中是刘邦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称王崛起,奠定了汉朝四百年基业,这里还演绎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登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历史典故。汉中是古丝绸之路的源点。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在这里出生成长、走向世界,开通了横贯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汉中是蜀汉之争咽喉要地。一代名相诸葛亮屯兵定军山下,北伐曹魏,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以张骞墓、拜将坛、古汉台、饮马池、褒斜栈道及其摩崖石刻、武侯墓、武侯祠、张良庙、蔡伦墓祠、定军山、古阳平关、山河堰、张鲁城为代表的两汉”“三国历史遗存驰名中外。19941月经国务院批准,汉中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张骞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

汉中市博物馆。宋晓丽供图

汉中市拜将坛。宋晓丽供图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汉中三堰之一的五门堰引水口。喻东平供图

二、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一)汉中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汉江(古称汉水)发源于汉中,位于我国南北结合地带,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古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成为古人类栖息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汉中龙岗寺古人类遗迹和李家村、何家湾古文化遗迹、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等遗址证明自150万年到6000年前的漫长历史时空中,人类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沿汉江上游活动迁徙。汉中盆地湑水河两岸出土了700多件商代青铜器,被称为城洋铜器群,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是中国最杰出的青铜器代表群之一,证明在夏商周时期汉中有发达的青铜文明,是联系南北文化的纽带。

世界文化遗产——汉中市城固县张骞墓。刘欢供图

出土于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龙头村的商代饕餮纹四足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青铜四足鬲。汉中市城固县博物馆资料图

出土于汉中市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陈邸村的商晚期山父己铜罍[léi]。师念供图

汉中,因汉江而得名。《石门颂》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祇焉。秦末时期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立足汉中最终建立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汉人”“汉民族”“汉语”“汉文化等词均是源自汉朝的文化影响力。

汉中也是中国唯一本土宗教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由民间走向官方,由初创走向成熟,由汉中走向全国的地方。

因此,汉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汉文化重要的起源地,在中华文明的壮美历程上留下了迷人的画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展馆。白建国供图

(二)汉中是沟通秦蜀的关键城市

汉中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山川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楚汉相争、蜀魏争霸、宋金对峙、抗日战争、红军长征以及三线建设等时期,军事战略地位凸显。

汉中城处在秦蜀古道与汉江水路的水陆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城市之一,汉中的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使它成为关中、巴蜀、荆楚、中原和甘青等文化地理单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枢纽。

汉中市褒河古栈道。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因此,汉中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战略后方,是沟通秦蜀的关键城市,并且通过秦蜀古道、汉江水路,连接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是多种文化荟萃融通的人文高地。

(三)汉中是汉水流域城市营建的典范

汉中盆地的地理空间特点使汉中古城与周边山水人文胜景之间形成了相融共生的紧密联系,纵贯南北的栈道与沟通东西的汉江,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发展共同塑造了汉中城特有的盾城格局形态。

汉中出土的汉代红陶陂池模型。汉中日报供图

同时,汉中出土的红陶陂[bēi]池稻田模型及世界灌渠工程遗产汉中三堰,也充分反映了汉中人民疏导水系、灌溉农田的杰出智慧,的空间关系,展示了汉中在古代农耕文明中的卓越创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体现。

因此,汉中是汉水流域城市营建的典范,是依山傍水型城市建设的杰作。

三、历史文化资源情况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汉中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汉中全市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汉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城固县、勉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宁强县青木川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留坝县江口镇、留坝县马道镇);中国传统村落24处、省级传统村落19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留坝县望星台村、留坝县马道镇龙潭坝村)。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汉中全市共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9片,其中汉台区2片(东关正街、西汉三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城固县3片(文庙、中山街新街、钟楼历史文化街区),勉县2片(勉县故城、菜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留坝县2片(留侯街区、留坝厅老街历史文化街区)。

汉中市留坝县张良庙。汉中市留坝县文旅局供图

汉中全市已确定公布历史建筑153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三)文物保护单位。汉中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4188处,文物保护单位2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87处。登记可移动文物30522件(套),馆藏等级文物177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2件(套)、二级文物225件(套)、三级文物1437件(套)。全市现有博物馆26座,其中享受国家免费开放政策5座、非国有博物馆4座、社区博物馆6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05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68个,市级119个;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1人、市级62人;建有非遗展示馆13个,非遗传习所80余个,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0个、省级生产性非遗传承基地2个、国家级、省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5个。20237月汉中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版权所有: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主办单位: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咨询电话:0916-2628906   邮编:723000
服务传真:0916-2628909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5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