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生育婚嫁丧葬习俗
2020-08-27 09:47
来源: 汉中市政府网站 访问量:
打印

生育

得喜结婚妇女怀孕称“得喜”、“有喜”,为家庭一大喜事。旧时在家庭和近亲之间举办家宴。得喜之后,孕妇“害喜病”,吃桂圆、黑芝麻等,期盼胎儿出生后眼睛又圆又大,头发又黑又亮。“得喜”期间,家人常根据孕妇的某些行为臆断胎儿性别,所谓“酸儿辣女”(孕妇喜吃酸者生男孩,喜吃辣者生女孩)。

添喜孕妇分娩古称添喜、坐月子。旧时,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农村妇女添喜,请收生婆来家接生,卫生条件极差,婴儿成活率很低。镇巴、西乡一带的山民,临产前常把卧室的箱柜、房门打开,期盼快生无痛。若是遇上难产,有的请巫婆念咒作法催生。一旦胎儿出世,断脐包裹,男婴用父衣,女婴用母衣,并将胎衣于避静处埋掉。今新法接生已普及。

报喜婴儿降生后到产妇娘家报喜。山区人家昔日常在家门口张挂出诞生的标志,以防外人猝然闯入,带进邪秽之气,也提醒一些特殊人(如孕妇、着孝装者)自动避忌。标志是一方红布挂在门上,俗称“桃红”。红布上附有弓箭、铜钱、大葱、红枣、栗子等物,弓箭象征逼邪;铜钱比喻财多;以枣谐音早,以栗谐立,谓早日成立;以葱谐聪,谓耳聪目明。旧俗生男三日内报喜,生女则六日之后。报喜时送礼品,生男送公鸡,生女送母鸡,隐告婴儿性别。今已不避邪,惟于三日内报喜。

满月婴儿满月之日,外婆家送来婴儿小衣、鞋帽及长命锁之类,亲友上门庆贺,主人设宴招待,俗称“过满月”。洋县、西乡、城固等地,此日,对婴儿剃头(称“落胎发”),头后留一撮“聪明发”,剃光眉毛。同时抱婴儿外出行游或由外婆抱回作礼节性小住,称“挪窝”。

认干亲俗称“拜干爹干娘”。凡是认了干亲的两姓人家,交往密切,相帮相扶,同甘共苦。旧时婴儿满月之日,由家人抱出门外,遇上的第一个人,即认作干爸或干妈,称“撞干亲”。名义上是“撞”,实际上多是经过事先摸底,如双方都满意,只是选个吉日良辰做个“撞”的过场。当双方共同认可,从翌日起两家以干亲往来。亦有先请阴阳先生为婴儿算命,若命相不好,意味着“克父母”(与父母命不相容),便以认干亲转移命相,以求得相安无事。或婴儿体弱多病,为保全孩子的生命,则找身体结实者认作干父干母,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找干亲以“刘”(留)姓最好。孩子可随干爹子女排行,另取一名字。

婚嫁

旧时婚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进行,有的男女双方至结婚时尚有未见过面。今之婚俗以自由恋爱为主,边远地区或农村,多有靠媒人撮合成婚者。婚俗古今变化较大,旧时礼节繁琐,女方多无自主之权;今则双方平等,然大操大办之风气甚盛,尤以男方之家花费甚巨,拉账借贷,父母视为极大重负。

议婚即纳彩,男方中意于某女子时,央媒携礼至女方家,表白意愿。女方如不同意,即不收礼,如同意,即留下礼物,俗称提亲、说媒。联姻一般讲究门当户对,财产相当,同姓不婚(不同宗者例外),并视年龄、品貌等,骨血不能倒流(女子不能嫁舅父之子);男女两家如无异议,即行议婚,又称纳吉、合婚,根据男女方“生辰八字”(出生的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推算,相合者即议婚,双方可缔结婚姻,“八字”如有相克不合者,议婚中止。自由恋爱者,无此俗。

订婚即纳征,雅称传启,俗称见屋。双方缔结婚约,交换婚帖,旧时婚帖用红漆礼盒传送,男方在盒内还要装押帖物,如耳环、手镯、戒指之类,或馈送衣物等。一经订婚,双方即可正常来往。旧时达官显贵为子女订婚称大传启,使用“龙凤帖”(相当于今之结婚证书),传启之后,一般不能毁婚。今之订婚,不送婚帖,一般赠送女方衣物首饰之类,拍摄订婚照,以示见证和纪念。

迎娶昔时娶亲,男方备花轿、鼓乐及“礼封”若干,直往女家迎娶。途中若遇见另一家娶亲,要互换手帕或裤带,以示礼让,或双方轿夫逗乐“撞轿”。轿至门口鞭炮齐放,新娘在搀扶中踩着红毡步进厅堂,同新郎拜过天地、父母后进入洞房。新婚第二天要进行“请茶”仪式,由新郎约媒红同去岳父家致歉谢,女方家招待。宴罢,女家带上礼品,邀知己亲戚又同往男家回礼,谓之“送茶”。今已废。第三天“拜灶”,汉中市农村昔日拜灶时“翻碟”:院子里扣个七寸碟子让新娘用脚尖翻开,只有翻起碟子才能做饭,今无。今迎娶多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代步。农村娶嫁双方均要抬(或车载)上迎亲财礼、陪嫁物品,招摇往来,以示观者。近年来,城市内迎娶多以小轿车队接送,以示炫耀;结婚典礼中多戏耍公爹、公婆以取乐。将公爹、公婆妆扮成丑官、丑旦(摇婆),抹红,着戏装,手持长烟杆、烟袋、柱棒、团扇等道具,巡行示众逗乐。

闹房新婚当晚闹洞房、戏新娘。汉中俗说“新婚三天无大小”,不管怎样闹腾,主人不但不介意,反而愈闹愈高兴。旧时闹房的花样多而粗俗,因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撮合,新郎新娘不熟悉,通过闹房让双方不再生涩,并认识亲友。今之闹房多由亲友出节目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中多有让双方羞涩难以完成者。

礼言农村及山区婚宴时,主家请能说会道之人当总管称“支客使”,料理一切。总管说礼言以助兴,使帮忙者、客人及厨师们心中高兴。“礼言”风趣幽默,对帮忙者说:“油漆桌子亮又黑,我替主家招呼客。帮忙兄弟初来乍到,人人心灵手又巧。凳子有腿,椅子有靠,想坐自己坐,想喝自己倒。有百客,无百主,不要客气,自己动手,吃饱喝好。”对接亲者说:“押礼先生,抬嫁兄弟,一路受苦,翻山越岭,道路不平。抬嫁流汗,没有怨言。主家房屋偏窄,桌椅不全。烟茶不及时,礼节未当先。司茶的,看客的,快倒茶,快敬烟。”女方娘家客人回应说:“阳光灿烂,鞭炮连天。多亏媒红穿针引线,结了这门亲眷。我们陪嫁少,见亲家无脸面。姑娘少见识,不会做针线。炒菜做饭不熟练,不会裁来不会剪。高档家具不会用,现代电器不会玩。还请公婆多指教,敬老爱幼两双全。”对厨师说:“烹饪师傅,手艺高强,薄切细切,盐味适当。有胡椒,有大香,各种调料巧配方。蒸煮炸炒,门门不挡。火候到家,十里闻香。赶了多少酒席,未喝过这种鲜汤。如此高手,远走云南四川,近走四镇八乡,客人吃得满意,定为全家争光。”今农村(尤其山区)此风犹存。

回门新婚夫妇,回拜女方父母,若是招郎婚则回拜男方父母。回门时间洋县为结婚次日,其它县为三日后。入岳父家,食汤圆、水饺,或用花椒面、辣椒面、盐、糖作馅,寓意婚后生活道路会遇到麻辣咸甜,夫妻要同舟共济,甘苦共尝。洋县回门时,依次到女方家族五服内各家吃饺子,嫂子们或在个别饺子内包以辣椒面,专戏谑新郎,意在告诫新郎婚后如不善待妻子,娘家人绝不轻饶。

丧葬

初丧旧时民间一般在年届六十之后,可置办棺材、寿衣,以备不测,棺材以柏木者为最好。初丧时,子女于死者床前、院场边烧“倒头纸”及死者旧衣、铺草等杂物。请风水先生测定出殡时间、选定墓址。家人为死者沐浴身体、剃发、穿衣、停尸于厅堂正中,谓之“中堂正寝”。子女戴孝往亲戚邻里家报丧,妇女亡故尤重向其娘家报丧。70年代起,推行火葬,农村仍多土葬。

设灵位初亡后设置灵位,点燃筏灯(灵前及床下),日夜长明。灵位上摆放死者遗像,两侧陈列挽联、孝幛、花圈;旧时仕宦家在门口悬立一黄绸或白绢做的“冥旌”,上书死者官衔姓名,出殡时挑在灵柩之前,显示死者地位。一般人的灵位设置较简单。每日早中晚,孝子烧纸、叩头,以尽孝心。停丧期间,富户或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念经,超度亡灵;子女及近亲晚间打铺草睡于死者停丧处两侧,谓之“守丧”。

吊奠停丧期间,亲友、家族持纸钱、香蜡等物,至灵前叩奠致哀。穷困之家丧葬简单,停丧时间较短。富裕人家葬仪隆重,发讣告,诵经,超度亡灵,搭台唱戏,办置酒席,招待来客及吊奠者。家族中五服之内死者之晚辈头缠白孝布,并拖背后,至小腿部;安葬长辈时,对其不孝子孙,家族及舅族中长辈责令其跪于灵位前,严厉训斥指责,令其悔过自新。今之城乡,亲人死后,左臂戴黑色袖幛,上绣一“孝”字。

唱孝歌流行于留坝、宁强、略阳、南郑、镇巴、西乡、佛坪山区,停丧期间,丧主请来歌师、乐师(民间艺人)以唱孝歌悼念亲人。或歌师领着孝子贤孙,围绕灵柩,边转边唱。歌词或有固定唱段,或即兴自编,有韵白和独唱,如泣如诉,悲切动人。

出殡安葬亡故老人,极为隆重,尤其富裕人家及名门望族,更重葬仪。官宦及富贵者死后,暂厝家祠家庙或空屋,修造墓圹、坟茔、刻碑铭,竣工后,择吉日安葬。出殡之日,僧道、乐队、子孙、亲友、送葬者持冥旌、彩旗、挽幛、纸扎等组成丧仪队,抬灵柩前往墓地。长子头顶孝盆,摔碎于十字路口。灵柩入土后,连续三晚,子孙到坟头煨火,为死者“暖房”。家眷子女,守孝三年,即每逢周年祭奠哀悼。今葬仪稍简。

烧七与周年从人死之日计起,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家人上坟烧纸,名为“烧七”,一连祭奠七次。七个“七”之中,以第一、五、七“七”为最隆重,第七个“七”又称“尽七”,此后,葬仪正式告毕。此外,城固、洋县、西乡、南郑等地还在死后“百日”上坟祭奠。逝世周年亦较隆重,第一个周年称“小祥”,二周年称“大祥”,三周年称“除服”,贴红对联(三年守孝期间,春节贴白对联),即守孝结束,可以脱去孝服。其后,只在每年清明等节令时烧纸祭奠。

版权所有: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主办单位: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咨询电话:0916-2628906   邮编:723000
服务传真:0916-2628909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5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