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城固的架花刺绣是我国汉族民间刺绣工艺的一种,被誉为“立体的水墨画,民俗的活教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架花”在学术界统称为挑花。传统架花以白土布作底,用针将棉线挑绣在底布经纬交织的网格上,图案造型有团花、折枝花、盆花、花蝶、果卉等,传递着民俗风情,反映了陕南地区的农耕文化。
城固架花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刺绣技法上。它以白土布为底,通过针线的巧妙穿插,将五彩丝线绣在底布的网格上,形成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图案。这种技法不仅要求艺术家们具备高超的刺绣技能,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刺绣过程中,艺术家们会根据图案的需要,灵活运用花包花、叠加、对称等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既富有立体感,又充满和谐之美。
城固架花最典型的组合图案是“五果花”。果中有花、花中有果,传统代表作品有《十子图》《大舜耕田图》《状元祭塔图》《鲤鱼跳龙门》等。
城固架花既有江南水乡之雅致,又有北方宏大之气势,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和人类文化美学史的实录,在西北地区独放奇葩。
城固架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民间刺绣艺术。
据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桑及棉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在城固广大农村家家有纺车、户户有织机,妇女人人会挑花刺绣。
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架花在汉中相当普遍,女子从小随母亲或近邻学习纺花、织布、扎花、绣花,在当地有“城固有女皆架花”的民谚流传。
2010年,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固人民结合本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不断创新和完善这门技艺,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独特风格。城固架花以其色彩绚丽、立体感强、图案精美而著称,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心血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城固架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品类。
1.床上用品。包括帐沿、单沿、枕巾等。
2.日常生活用。如手帕、小孩围嘴、围裙。
3.服饰花边。这类物品最多,如衣物的袖口、领口、腰部、裤脚、鞋帮、袜底。
4.生活小杂件。包括包袱皮、荷包、褡裢、镜套、油擦、粉擦、扇固套等。
城固架花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城固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反映了城固人民勤劳智慧、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城固架花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发展城固架花产业,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形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