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镇巴县大池镇:招商引资兴产业 铺筑共富“快车道”
2024-10-29 09:55
来源: 镇巴县经济合租促进中心 访问量:
打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镇巴县大池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助力构建多元化产业布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

“金伞”撑开致富路

金秋时节,走进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一座座香菇大棚里摆满了整齐的菌菇棒,浓郁的菇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香菇,朵朵圆润厚实的香菇被小心翼翼采摘、分拣、装筐,一片繁忙的景象。

图为大池镇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村民正在培育菌种。

2019年镇引进返乡企业家先后投资2100万元,建设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育养出的香菇不仅朵型大、菇质厚、无公害,且采摘期为香菇市场空档期6-11月份,产品供不应求,目前畅销至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十多个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3年以来,该镇积极围绕香菇特色产业升级,发展5G智慧设施农业,开展数字智能技术进大棚,采用现代智能温控技术,实现反季节夏菇优质、高产、稳产。该基地如今已建设传统食用菌种植大棚100座,年生产菌袋120万袋正在建设钢架结构标准化的出菇棚120座,其中已建成的10座5G控温大棚可育养50万袋袋料,数量和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

图为大池镇反季节夏菇培育基地智慧大棚

同时,该镇实践“村企联建、合作共赢”模式,组织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100万元成立镇巴县池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基地签订联建共建协议,进一步强化资金、技术、人才、销售的整合,实现由“单打式”到“抱团式”的转变先后在全镇新建钢架结构标准化出菇棚30座,共带动全镇发展种植香菇百万袋,采收香菇鲜货300余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同时,以务工、土地流转、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辖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加生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每年带动吸纳5个村200余户1500余人次在企业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金针”打造“共富圈”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眼下黄花菜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自7月下旬以来,大池镇千亩黄花菜基地内花香扑鼻,当地的群众每天都要赶在花开前采摘黄花,小小的黄花菜已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宝”。

图为7月中旬在大池镇黄花菜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黄花。

近年来该镇积极挖掘引进特色种植产业项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模式,2022年联合镇巴县驻深圳招商联络站成功引进港资企业投资3000万元新建黄花种植加工项目项目采取镇、村、企三方合作的方式运营,村集体流转土地,向企业购买种苗,负责种植与管理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日常指导与监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所有黄花菜的收购、加工与销售目前,全镇已建成黄花菜种植基地2100余亩,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黄花菜加工园区一座鲜黄花产量已突破12万斤,带动500余户群众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

图为大池镇黄花菜加工园区。

“金穗”绘就好“钱”景

走进水稻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收割机在高标准农田中来回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机械化作业为当地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村民们忙着装袋转运,满载稻谷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图为大池镇水稻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正在进行农机作业。

曾经的大池镇大多是“巴掌田”“补丁田”,闲置地较多,农田设施不配套,种植费时费力,严重制约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2024年,该镇结合旱田改水田项目,以“调整种植结构、促进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为目标,成功引进岚皋县西部皇田粮油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开展村企区域联建,全面推进稻米机械化生产,实行统一育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破解了“有田无人种”的困局。现已改造优质水田600余亩,建设稻谷加工厂座,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带动周边100余户400余人增收。

图为大池镇连片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

稻规模种植经营步入正轨后,镇还积极践行耕地“用养结合”理念,引导村民实行冬季休耕、蓄水养田,探索“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让耕地歇下来、肥起来的同时,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为当地群众带来美好“钱景”。

版权所有: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主办单位: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咨询电话:0916-2628906   邮编:723000
服务传真:0916-2628909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5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