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林下经济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2025-10-17 17:08
来源: 汉中日报 访问量:
打印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为核心的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鹰嘴崖坐落在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薛家坝村,这里的板栗树与松树并肩而立,撑起一片茂密的林海。林下湿润的沃土上,成片的淫羊藿攒着劲儿生长,叶片肥厚,长势旺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0年前,陕西思青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尤南看中这片林地,在此种下淫羊藿、黄精、重楼等中药材。“好药材就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周尤南说。

鹰嘴崖海拔高、树林密、生物丰富、土壤肥沃,正适合淫羊藿生长。目前该基地围绕淫羊藿产业,构建并打通了从育种、种植、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实现一体化发展,年产值达上千万元。

林下产业也带活了周边就业。年近七旬的蒋荣明已在这里务工8年,常年在淫羊藿林里拔草、收割。“一年能挣2万块钱,挺好的。”蒋荣明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跟记者说。

除了淫羊藿,宁强天麻种植同样颇具规模。在陕西羌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天麻种植园里,村民采收的天麻个头饱满、质地紧实,尽显丰收景象。

“1500米海拔高度种植是保证天麻品质的关键。”该公司负责人张远鸿介绍,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这里的天麻个头偏圆、纹路更深,苔子呈乌色,他特意给这种天麻起名为“羌乌天麻1588”。

目前该公司种植商品乌天麻3000余亩,繁育乌天麻种子400亩,年产鲜乌天麻6000余吨,实现产值2.4亿余元。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县区三千多农户种植天麻。公司还开发出乌天麻片、天麻酒、天麻面皮等,产品远销东南亚,年产值达1.8亿元。

生态效益也在凸显。该公司创新种植技术,仅用青冈木材40%的养分即可完成天麻育种;研发的“桶栽育种法”更使木材使用量减少60%,实现“护林”与“兴业”兼顾。

不止药材种植,林下养殖同样绽放活力。放眼留坝县江口镇江口村的百亩林地,一株株蒿柳随风轻摆。走近一看,树枝上一条条肥硕的柳蚕幼虫正津津有味地啃食柳叶。

基地管护人员刘阳正细心查看柳蚕生长状况。“再等一周左右,它们就开始结茧,结完茧就能下山了。”刘阳介绍道。

柳蚕产业的“含金量”可不小:蚕蛹富含蛋白质,还有药用价值,是餐桌上受欢迎的健康食材;蚕茧能缫丝,制成丝绵和绢纺原料,市场前景广阔。更难得的是,种植蒿柳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林地保水能力,平茬后的柳条还能当优质饲草卖,真正实现“一片林、多收益”。

江口村党支部书记刘玲算起经济账:柳蚕种植周期短,从种到收总共5个月左右,亩产量能到150斤,每斤能卖到30元。

村里采用“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流转闲置林地,实现产业分红,还吸引不少村民来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正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2024年底,全市林下种植面积约28.6万亩,全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约38.6亿元,带动约10万户林农群众增收。

版权所有: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主办单位: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咨询电话:0916-2628906   邮编:723000
服务传真:0916-2628909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6107000015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