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施工现场,塔吊高耸、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
▲洋县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施工现场
这不仅是我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生动写照,更折射出全市投资动能持续释放的坚实步伐——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超年度目标0.1个百分点。
“项目自2月开工以来,日均施工人数超过110人。”该项目负责人高成元介绍,目前三号车间正在进行一层盘扣架搭设,四、五号车间推进二层模板安装,检测车间消防水池已施工完毕。
南郑区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国产五轴联动机床正以毫米级精度雕琢航空部件,各岗位上,工人们熟练操作机器,干劲十足。
▲南郑区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的车间
这个总投资3.16亿元的工业母机研发制造基地,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其核心部件及控制系统均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一期项目已稳定生产,年产能300台,2026年建成的二期厂房,将把产能提升至500台,产值瞄准3亿元。
农业产业化投资同样加速释放。汉中山坡地冷链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有机果蔬饮品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已开始试生产。
▲汉中山坡地冷链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有机果蔬饮品生产基地
该项目总投资9310万元,采用“生产+种植”一体化模式,构建“种植—加工—冷链”全链条有机食品产业集群,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加工果汁3000吨,实现年产值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80个,间接带动30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该公司总经理周宝军说。
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的背后,是汉中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结构。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上半年,全市社会资本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20.4%、29.8%,分列全省第1位、第5位;社会投资、产业投资占比分别达74.9%、68.9%,投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而能实现项目投资持久稳健增长的答案,正来自于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的“双轮驱动”。
我市创新实施“项目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调度,穿透式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今年1至6月,全市44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0.7亿元,27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正是这一服务机制成果的体现。
此外,全面推行“一项目一指引”和要素保障提前介入,通过“帮办代办专班”提供定制审批、上门办理、预约响应等个性化特色服务,实现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系统构建起了“全周期、一站式”项目推进的良好生态。
短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离不开务实创新的政策服务和精准高效的组织机制。从“项目吹哨、部门报到”到“定制审批、帮办代办”,一系列举措真正让企业感知到效率与温度。社会投资占比达74.9%、工业投资增长29.8%,更彰显出我市优化经济结构的远见与定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持续向好的投资实绩,不仅展现出我市厚积薄发的发展韧性,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支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