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
1、建设选址
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
2、项目内容
依托洋县有机黑米、红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旨在打造集加工、物流、科研、销售、种养体验及研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项目将设立亚洲有机大会永久会址,并构建“1+4”功能分区,即综合服务中心与贸易展示体验区、仓储物流区、科创研发区、配套服务区。
综合服务中心承担政务服务、金融支持、政策咨询、商务接待等业务;
贸易展示体验区聚焦成果展示、产品展览、文化交流及电商交易;
仓储物流区总面积达46000㎡,作为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的冷链仓储物流核心仓,后续将分步在全国分区域设立分仓;
科创研发区依托专家工作站及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平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配套服务区配备检测检验中心、接待中心、溪龙河有机文化湿地公园等设施,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配套服务体系。
3、资源条件
洋县作为全国首批有机认证示范县,拥有43家有机企业、15大类115种认证产品(覆盖18.23万亩),“朱鹮之原”区域品牌价值达14.77亿元,黑米、红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被授予“中国有机产业生态保护贡献奖”。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国唯一的有机产品综合服务中心——有机大厦已建成,专家工作站及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平台投入使用,检测检验中心、接待中心正稳步建设中。有机产业园区核心区一期工程完工,建成标准化厂房、仓储物流中心25000平方米,检验检测中心7500平方米;93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装修进度达85%,冷链物流仓储系统筹建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整合洋县15类有机产品,建立分级品控标准,与唯品会、盒马、京东、千喜鹤等12家战略采购商签约,并联合双亚集团、康源农业等企业,构建“园区+全国门店”线下网络,在北京、西安等城市设立前置云仓,实现72小时直达全国。
平台筑基智联产业:联合中国移动集团,投资2000万元完成B2B系统一期搭建(含交易商城、数据指挥舱等30个核心模块),注册“e有机”“中国有机交易网”等网络域名。借助中国移动区块链技术建成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全流程信息;实现供应商、采购商、消费者、管理端全上线,支持跨境支付。平台整合全国有机生产要素及参与者,形成协同网络与产业聚集,推动“产业—资金—人才—创新”四链融合;以平台为载体、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实现有机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的信息互通共享,通过AI展销与实地展销相结合,助力有机产品推广销售。
签约联动拓展市场:举办中国有机产品线上交易平台预发会,在第八届全国有机大会上对交易中心及交易平台进行推介,获业内广泛认可。项目区位优势显著,紧邻京昆高速、西成高铁及汉中机场,1小时可达西安,2小时覆盖成渝地区,辐射陕甘川渝2.5亿人口市场,有望成为国家级有机农产品集散枢纽。
4、市场分析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有机产品市场需求上升。2023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达321亿元,生产企业超2300家,2023年,洋县有机农产品上行量约12.3万吨,下行量约8.5万吨。物流辐射省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占上行量70%,省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占25%,国际市场(以有机黑米、有机茶叶为主)占5%。目前,汉中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15%,冷链设施缺口达40%。该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区域冷链物流缺口,满足生鲜电商、商超直采等需求,并通过检测溯源系统实现优质农产品直供京津冀、长三角等高端市场。
5、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
工程建设投资7.2亿元(主要用于各功能分区主体建筑施工、园区道路及管网铺设、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溪龙河有机文化湿地公园等配套设施的土建工程);
设备及技术投入5.9亿元(包括冷链仓储设备如冷藏库、冷链运输车辆、科创研发仪器、实验室设备、检测设备、交易平台软硬件B2B系统、区块链溯源系统、AI展销系统、展示中心展陈设备等采购与安装,以及中国移动区块链技术合作、网络域名注册等技术服务费用);
基本预备费及运营启动资金1.9亿元(用于应对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支出,以及项目初期市场推广如展会参展、平台宣传、人员培训、前期招商、流动资金储备等,确保项目建成及快速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6、预期效益
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均收入5.8亿元(主要来源于有机产品交易佣金、仓储物流服务、品牌授权与服务费、展示展销场地租赁、科研与检测服务、电商平台运营等多元业务),年均净利润1.85亿元,投资回收期8~9年。
7、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或合作。
8、联系方式
李阳 13335457981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网站
是否继续?